隨著高考的腳步日益臨近,各實施強基計劃的大學也相繼發(fā)布了其招生簡章。然而,小編注意到網絡上出現了一些關于強基計劃的負面評價,聲稱它存在某些“坑點”。
那么,這些評價究竟從何而來呢?為了解答這一疑問,小編特地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,并附上完整的39所實施強基計劃的高校名單,以便大家客觀地了解這一政策。
一、強基計劃很坑?
小編查看了解了網上關于“強基計劃很坑”的信息,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:
①強基計劃招生的專業(yè)是基礎學科
網上一直有一個觀點就是“基礎學科都是天坑專業(yè),本科階段不可能有什么建樹,必須讀研、讀博才有出路”,所以有一些“急功近利”的人就會覺得要是讀博出來后,自己同期的高中同學都有車有房了,而自己卻才畢業(yè)。所以他們覺得強基計劃就是坑。
但真的是這樣嗎?其實不是的,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(huán)境科學學院教授鄧紅兵在接受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的采訪時,說:“這幾年自己帶的研究生就業(yè)起薪基本都在20萬元左右,自己所在院系走出的學子中,有大批的長江學者、知名教授、行業(yè)領軍人才、上市公司的老總,他們的成功之路,是對所謂‘天坑’專業(yè)最好的反駁。”
所以各位同學,不要覺得讀了基礎學科、報考了強基計劃就是前途迷茫了,就認認真真的走下去,也是光明的前途。
②選擇了強基計劃就只能一直學同一專業(yè)
在大多數高校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中,都有這樣一句話:“強基計劃錄取考生入學后本科階段原則上不允許轉換專業(yè)學習”,然后網上就有人覺得要是不能轉專業(yè)、不喜歡這個學科的話,那就太坑了,其實,這是典型的“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”。
因為在強基計劃的招生簡章中,有明確規(guī)定:具有強烈的專業(yè)興趣、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勞精神的高中畢業(yè)生均可報名。而且在招生簡章中有明確的招生專業(yè)和招生計劃,各位符合條件的考生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(yè)就好了。
所以綜上來看,小編認為強基計劃并不是坑,強基計劃經過層層的篩選,能留下來的同學,一定是最符合強基計劃的,再者,學校在培養(yǎng)階段實行的是動態(tài)性進出分流機制,這個就保證了強基計劃和同學們之間,雙方都是具有高度適配性的。所以小編認為要是符合資格、且對基礎科學有強烈興趣的同學應該報考強基計劃。
二、強基計劃大學名單39所高校完整版
以下是39所強基計劃試點的高校名單:
北京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清華大學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、北京理工大學;
中國農業(yè)大學、北京師范大學、中央民族大學、南開大學、天津大學、湖南大學;
大連理工大學、吉林大學、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、復旦大學、同濟大學、東北大學;
上海交通大學、華東師范大學、南京大學、東南大學、浙江大學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;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、廈門大學、山東大學、中國海洋大學、武漢大學;
華中科技大學、中南大學、中山大學、華南理工大學、四川大學、重慶大學;
電子科技大學、西安交通大學、西北工業(yè)大學、蘭州大學、國防科技大學。